2025年10月14日晚,化学学院胡常伟教授在综合楼C307为化学学院2025级化学类专业举办了题为《创新思维与交流——从诺贝尔奖说起》的专题讲座。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,拓展学术视野,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科学创新的本质与诺贝尔奖背后的精神力量。
胡常伟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,从诺贝尔奖的历史与科学精神切入,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这一世界顶级奖项的创立背景与发展历程。诺贝尔奖的设立源于对人类科技与文化进步的崇高追求,代表着科学创新的最高荣誉与社会责任。在谈到科研创新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时,胡常伟教授强调,创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,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。 他勉励同学们应打破固有思维模式,勇于质疑、敢于探索,在科研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精神,用科学的理性与青年人的热情共同开创未来。
紧接着,胡教授从“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实现”角度出发,结合多个著名科研实例——如青霉素的发现、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、C60分子的命名与研究突破等——生动讲述了科学家们如何在不确定与质疑中,坚持思考、勇于突破,最终实现改变世界的创新成果。他指出,真正的科学创新往往诞生于看似偶然的灵感背后,是长期积累、深入思考与跨学科交流的结晶。
随后,胡教授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历程与诺贝尔奖情结,介绍了我国科研体系的进步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。他表示,随着人工合成成果的积累与跨学科技术的融合,中国科学家在化学、物理、生理学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潜力。未来,中国青年科研力量的崛起,必将为实现“从追赶到引领”的科学跨越注入新的动力。
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。通过这次思想深邃、内容充实的交流活动,同学们的科研视野得到了显著拓展,创新意识得以深化,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科研事业、服务国家发展的理想信念。相信未来,化学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定能在科学的道路上秉持探索精神,不断突破自我,以创新与智慧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科研篇章。